联系我们
回归生活,提高小学品德教育的实效性
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新闻动态 行业动态>回归生活,提高小学品德教育的实效性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的著名报告《学会生存》在谈及学校教育时指出,儿童的人格被分裂成两个互不接触的世界——“在一个世界里,儿童像一个脱离现实的傀儡一样,从事学习;而在另一个世界里,他们通过某种违背教育的活动来获得自我满足。”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一个原因就是教育,尤其是品德教育严重脱离现实生活。因此,新课程标准重点提出品德培养回归生活的理念。现代学校品德教育要走出困境,就应回归生活。

    以往的品德课教学之所以费时低效,其主要原因是品德要求太高,内容太空,方法太死,尤其是忽视学生主体,只为教而教,只有说教而说教。教师采用的多是“灌输式”、“接受式”的教学方法。课堂上,重教师“主导”,轻学生“主体”,重“知识”,轻“能力”,重“结论”,轻“过程”,学生只是被动接受道德知识的容器,是课堂教学的“旁听生”、“陪审者”,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的意识,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较差,这种无视道德教育主体,无视学生道德需要,甚至脱离学生道德生活实际的教学不正是导致长期以来品德课教学实效性差,学生知行脱节的重要症结吗!因此,我们的品德教育不能再犯纸上谈兵的错误,必须关注、指导和引导学生的现实生活,以提高品德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一. 活用教材,启动学生的生活,提高小学品德教育的实效性

品德与社会教材,为我们德育工作提供了丰富的课程资源。当然,教材不是唯一的课程资源,课程在教材中留出了大量的空白,让“教材中的儿童”、“教室中的儿童”与“生活中的儿童”相依相伴,共同享受成长的幸福。教材是教学的经典范例,是诱发师生活动的引子。教师要把学习的内容延伸到学生的日常生活中,融入综合实践的相关领域,为学生创设一个开放的学习空间。

1.布置学生课前调查,收集资料,获得亲身体验

小学生品德的形成源于他们对生活的体验、认识和感悟,只有源于学生实际生活的教育活动才能引发他们内心的而非表面的道德情感,真实的而非虚假的道德体验和道德认知。

如在《塑料与我们的生活》(《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一课的教学中,课前可布置学生进行两个项目的调查。(1)让学生对学习用品、玩具、家庭用品等生活中的塑料制品进行调查研究。经过认真、仔细的调查、统计、归纳,学生认识了许多的塑料制品,对塑料制品在生活中的广泛应用有了一个较清晰的了解。学生通过实践所认识的,远远多于老师所能告诉他们的。课前的实践活动,学生对塑料制品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为课堂上深入了解塑料制品打下了很好的基础。(2)了解你的家里、学校里或周围有哪些“白色”污染,可以采用记录或照片的形式展现。学生在课堂上展示并讨论调查结果,在讨论中学生充分体会到“白色污染”带来的危害,然后通过引导学生讨论“塑料是不是最糟糕的发明”得出“塑料本身没有错,错在人类使用不当”的正确认识,并提供方案和提示让学生开动脑筋思考,积极行动,通过自身的努力减少“白色污染”。

2.课上选取典型事例,力求真实,唤起学生的生活体验

品德新教材十分重视学生现在生活的教育价值,往往选取他们当前的典型生活事件作为教学活动范例。但是,相对于现实生活中具体的学生来说,这些“生活事件”又是固定的、静止的和虚化的,只为我们设计教学提供了思路。而要设计学生可以亲历亲为的学习活动,还应该回归现实生活,从具体教学对象的生活中寻找活动资源。

如在教学《从一滴水说起》(《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这一课时,我发现尽管水就在学生的身边,但学生对司空见惯的水不会太在意。于是我提出了最近爆发的太湖蓝藻事件,果然引起了学生的兴趣。我让学生结合电视上、报纸上看到的新闻谈谈自己对这一事件的认识,学生自然而然地谈到了水污染的严重性。接着,组织学生交流自己观察到的水污染现象,唤起学生的生活经验。有的学生说:“听我们爸爸妈妈说,小时候河里的水可干净了,可以洗澡,可以淘米洗菜,甚至可以直接饮用呢!可现在太脏了,有些饭店总是把一些食物垃圾和污水倒在河里。”有的学生说:“我常常发现我们家小区后面的河面上漂浮着垃圾,环保工人一直在打捞。”还有的说:“我在报纸上看到有人因为吃了河里的鱼而中毒了呢!”这些发生在学生身边的真实事例激起学生对我国水资源状况的忧患意识,知道保护水资源刻不容缓。

3.捕捉生活中的教育内容,加深学生的体验

“生活即教育”、“教育即生活”都向我们道出了同样一种心声,那就是生活和教育是一对孪生兄弟,他们相辅相成。教育必须源于生活、又要高于生活、同时更要服务于生活。作为新时代的德育工作者,面对新时代的学生,我们必须深刻认识到这一点。我们不能局限于一学期十几课品德教材的教学内容,况且教材上很多内容不是能马上跟着时间脚步而改变,所以我们更要及时捕捉时代信息,踏着时代的脉搏,积极把新鲜血液融入到平时的德育工作中去。

如在我国举国欢庆“2008 北京奥运”这一期间,可以组织学生搜集有关奥运的各种资料,观看它的新闻报道,畅谈心目中的“奥运”,制作奥运小报,开展“奥运知识知多少”知识竞赛,开展小小奥运会等各种各样的主题活动,让学生通过系列主题活动,全身心参与,用自己的心灵感受我国喜迎奥运这一大盛事,从中自然能感受到民族的自豪感、为国效力的荣誉感 。

二. 创设情境,启迪学生的情感,提高小学品德教育的实效性

情感对于一个学生的良好品德的形成起着重要作用。列宁曾指出:“没有人的感情,就从来没有、也不可能有对真理的追求。”情感具有综合的情境性。这种情境性就是在各种情感因素的作用下而形成的某种综合情势氛围。人的情感总是在一定的情境中产生的,不同的情境会产生不同的情感。所以,在品德与社会课教学中,为了唤起、培养和强化某种情感,就应尽力创设适合于教育教学内容需要的情境氛围。

1.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

多媒体课件集录像、录音、图片等功能于一身,为学生提供了丰富多彩的道德情境和看得见、摸得着的感情材料,使学生在生动形象的教学氛围中,受到品德教育。

《让危险从我们身边走开》(《品德与社会》三年级上册),如果仅仅依靠教师和学生的讲述,课堂就显得枯燥乏味,学生也不能从多角度、深层次感受到危险的无处不在。我把教材的内容重新组合,制作成形象、动感的画面。教学伊始,我播放了几个录像片段《身边的危险》,让学生找找这些行为的危险在哪里,并对照自身有没有这些行为,引发学生讨论:应该怎样避免这些危险呢?为了加强感染力,课中,我又播放了一个真实的故事《煤气爆炸发生时》,配上能震撼学生心弦的音乐,配上相关受伤后的照片,孩子被一张张触目惊心的照片所感染,眼眶湿润了。当时,学生的情感达到了一个高潮,整个班级都沉浸在了危险造成的伤痛的情感氛围中,教师适时渗透加强自我保护的意识。

2.设计场景创设情境

场景的设置也能够激发学生的情感,它通过创造适合小学生年龄特点的良

好情境,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移情的方法,让学生在情境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从而升腾情感,大大提高教学效益。

我们品德组有位老师在教学六年级上册《奥林匹克的故乡》时,根据教材的内容和主题,设计了独特的开端——以运动员入场的形式来开始教学。先让学生到教室外面去等候,随着《运动员进行曲》的响起,教师作为主持人宣布运动员进场:“现在向我们走来的是**队……”,此时学生举着自己小队的标志入场,并大声喊出自己小队的口号。在雄壮的《运动员进行曲》中,学生迈着自信的步伐进入到学习的情境中,当大家齐声喊出自己小队的口号时,我想学生心中一定洋溢着无限的激情,一定会对本课的学习怀有极大的积极性。

3.开展竞赛创设情境

竞赛也是学生喜欢的一种形式,能调动起学生的参与热情。

还是《奥林匹克的故乡》这一课,老师让学生通过两个环节的“pk”来渗透教学内容。“小小奥运第一关”是用智力竞赛的形式来复习上节课对希腊地理、风俗、文化等方面的知识 。例如:希腊的国树是什么树?希腊的最有代表性的建筑是哪个?“小小奥运第二关”是通过小组交流来学习奥林匹克故事。答对,交流得好都可以为自己的小队争得一面小旗。最后评选出 “金牌获得者”,也就是夺冠的小队。在激昂的乐曲声中,在热烈的掌声中,冠军小队被请上台来。而奖赏他们的是美丽的,象征着荣耀的桂冠。奥运精神也在竞赛活动中得以体现,得以渗透。

启迪学生情感的方法还有很多, 游戏、小品、表演都是不错的选择。当然,要根据教学需要灵活运用。关键是,在品德与社会课堂上,老师要着力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并与学生进行情感的交流,才能有效地改变儿童的道德认识,培养学生的道德情感。

三. 开展活动,启发学生的行为,提高小学品德教育的实效性

学生具备了一定的道德认识、道德情感,还要落实在具体的行为上,那才是品德教育的归宿。学生只有经过具体实践,才能把道德认识、道德情感转化为个人的道德需要。

1. 拓展延伸,指导学生行为

教师对教材进行拓展延伸,指导学生行为,这也是对课堂教学的延续和补充。我们在搞好小学思想品德课教学中,应反复体会“宽”的蕴义,努力拓宽思想品德课的教育空间,加强横向联系,把单纯的课堂教学扩大成为多渠道参与的教育网络,创设全方位育人的环境,达到整体优化的效果。

如上《塑料与我们的生活》(《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上册),课末可召开“金点子”行动,围绕面对“如何减少塑料污染”这个世界性的热点和难点问题,提出自己的金点子。在教师的鼓励和引导下,学生调动自我生活经验,进行有意义的创造性探索和实践,产生了许多“金点子”。如归类回收,利用课余时间捡拾废旧塑料,开展“我是环保小天使”的系列主题活动。如变废为宝,用废旧塑料制作各种模型、玩具。还有宣传使用绿色产品,结合国家提出的不再无偿提供塑料袋这一政策,建议自己制作购物袋等。光说不动可不行,教师根据学生提出的金点子布置任务,让学生的行为真正落实到行动中去。

2.开展生活实践,内化学生行为

“内化”是指人对外部事物通过认知转化为内部思维的过程。这一概念由法国社会学家迪尔克姆最先提出。在品德课中,这显得尤其重要,如果在一堂品德课中缺少了学生的“内化”,就很难把老师的教育真正转化为学生自己的思想和行为。那么,品德课也就失去了它应该具有的教育功能。对于品德课而言,“内化”实则是品德教育课一条重要的生命线,可以让学生组织丰富多彩的活动,如参观访问、社会调查、动手实践等,提出一定的行为要求,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使他们在活动中得到锻炼经受考验,内化行为。

例如学习《家乡的变化》(《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这一课后,我组织了一次“走进苏州,了解苏州”的主题班会活动,旨在引导学生通过对家乡的名胜古迹、家乡的特产和历史人物的不平凡事迹的了解、认识,激发他们对家乡苏州的热爱。在活动中,我还穿插进行了一次苏州名胜的知识竞赛,进一步激起学生想了解家乡的愿望。 通过这些动手、动脑、动口、动鼻、动耳的活动,突破了《家乡的变化》这一教学内容的局限,让学生更全面地了解家乡,激发他们热爱家乡、保护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知道作为小主人的责任,当好小主人的角色。

3.定期反馈,检查学生行为

学生在参与活动的过程中,看到了成功与失败的轮回,体验到了理想与现实的差距,感受到了独立与合作的重要。真实的体验有利于不断丰富和发展学生的生活经验,有利于学生健康品质的形成。作为教师,此时应关注课后实践的指导和检查,检查学生的行为动态和变化。如《塑料与我们的生活》课后,利用班队课可以组织学生汇报活动情况:在金点子行动中你究竟做了些什么,有没有什么收获?有没有产生什么新问题?在反馈中检查学生的行为,进一步指导学生的行为,使品德教育能不断持续。

思想品德课“回归生活”是立足于以人为本,以学生为本的主体性思想;立足于课内外结合,课堂与生活联系,促进知情意行统一的整体性思想;立足于学生社会活动的实践性思想的合理教学思路。这种教学思路既为广大教师所认可,又为全体学生所接受。唯此,才能使思想品德课真正成为一切学生喜欢的、真实有效的生活课程。

总之,小学生品德的培植场域绝不是脱离社会的“真空”地带,而是一个丰富多彩、鲜活的社会生活世界。品德教育必须回归生活,与学生的生活实际紧密相连。作为教师,我们的任务是通过一系列的教育活动让“教材中的儿童”、“教室中的儿童”自然而然地转化成“生活中的儿童”的角色,受到真真切切的教育。那么,品德教育也将不会是一纸空话,变得有效,富有意义。
下一篇:已经是最后一篇了
联系我们
全国服务热线:0871-65726331
招聘中心:0871-65726331 15808717871
工作QQ:274316789
电子邮箱:274316789@qq.com
公司地址:云南省昆明市盘龙区滨江俊园二期23幢31层
关注鼎拓

版权所有: 云南鼎拓科技有限公司  Copyright(C)2015-2016    滇ICP备15001337号-1  滇ICP备15001337号-2  公安机关备案号:53010302000729